来源:新华视点、北青网
责任编辑:思洋
网约车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出行方式,在集聚大量司机和乘客之后,一些网约车平台却“薅起羊毛”。近来不少乘客反映,打车越来越贵了。
打车费越来越高,我们多花出去的钱,又落入了谁的腰包?新华社记者对这一现象展开调查。
打车越来越贵,“跑车”越挣越少?
在采访中,司机师傅们纷纷表示,这个“锅”他们不背,他们和乘客一样都处于弱势。让他们感到为难的,是平台服务费,即乘客实付车费和司机实收车费之间的差额。
对于平台服务费的抽成比例,司机师傅们大多知其存在,却对每一单抽成比例如何计算、究竟有无依据毫不知情。
此外,超过20%、甚至达到50%的抽成比例,也让众多司机师傅表示,有些“吃不消了”。
某网约车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平台服务费属于敏感话题,即使自己“心里可能有答案”,但是“不确定也不敢回答”,并认为公众关注的平台服务费这一话题有点“太小了”。
专家表示,互联网经济中,赢者通吃的现象相当普遍,但是我们不能放任这一点,不管是从政策层面还是法律层面,企业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对平台服务费“讳莫如深”,将其视作无法示人的“商业底牌”,让司机和乘客“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态度,公众不会满意。
滴滴回应
该现象经媒体报道后,5月7日,滴滴发布《滴滴网约车关于“抽成”的说明》,回应近期对于抽成高说法的质疑。滴滴表示,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其中包括乘客补贴优惠、企业经营成本、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仅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滴滴表示,将持续推进平台收费定价公开透明。
滴滴给出的数据显示,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据介绍,司机收入包含司机分成和司机补贴两部分。其中,司机分成:包含每笔订单的基础收入、其他收入(乘客支付的动态调价、调度费、感谢费、取消费、春节服务费等全额给司机,平台支付的空驶补偿等)。而司机补贴:平台发放冲单奖、早晚高峰奖、节日补贴等(司机当天补贴一般是第二天统一到账)。
滴滴表示将持续推进平台收费定价公开透明,司机委员会也将持续征集司机意见并公示进展。2021年4月21日,滴滴成立司机委员会以来,目前收到了2000多条司机师傅实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滴滴表示将尝试邀请提出好意见的司机加入司机委员会,帮助改进优化。
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可以在阳光下“计算”,但不能在暗地里“算计”。有关管理部门也应该为所当为。
原创内容荐读
原标题:《打车越来越贵、“跑车”越挣越少?滴滴这样回应......|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