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丨房颤消融后应用决奈达隆vs.索他洛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探索丨房颤消融后应用决奈达隆vs.索他洛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图1. 患者的纳入排除流程

研究结果显示,决奈达隆组的1年内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住院率较索他洛尔组更低:决奈达隆组和索他洛尔组的心血管事件住院率在随访3个月时分别为31.6%、40.9%( P =0.03,aHR 0.70,95%CI 0.61-0.97);6个月时分别为22.9%、29.8%( P =0.009,aHR 0.76,95%CI 0.63-0.93);12个月时分别为17.6%、22.3%( P =0.005,aHR 0.70,95%CI 0.66-0.93)(图2)。其中,决奈达隆组的ATAs相关心血管事件住院率显著低于索他洛尔组(随访3个月时:27.0% vs. 38.3%, P =0.005;6个月时:19.4% vs. 27.3%, P =0.001;12个月时:14.8% vs. 19.9, P =0.001)(图3);而其它有效性复合临床终点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图2. 两组的一年内心血管事件住院率

图3. 两组的一年内ATAs相关心血管事件住院率

此外,与索他洛尔组相比,决奈达隆组的致心律失常复合终点风险亦更低:随访3个月时分别为63.2% vs. 83.0%( P =0.001,aHR 0.76,95%CI 0.64-0.90);6个月时分别为47.0% vs. 57.9%( P =0.004,aHR 0.80,95%CI 0.70-0.93);12个月时分别为32.5% vs. 39.4%( P =0.004,aHR 0.83,95%CI 0.73-0.94)(图4)。其中,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是导致索他洛尔组的致心律失常复合终点风险较决奈达隆组更高的主要原因:随访3个月时分别为57.0% vs. 46.8%( P =0.045);6个月时分别为39.8% vs. 33.9%( P =0.06);12个月时分别为27.0% vs. 22.6%( P =0.02)。

在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索他洛尔组的永久起搏器植入率也明显高于决奈达隆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5.0% vs. 2.5%, P =0.009;12个月时:3.7% vs. 2.2%, P =0.019),但其3个月随访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5.0% vs. 3.0%, P =0.15)。

图4. 两组的一年内ATAs致心律失常复合终点发生率

结论

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术后应用决奈达隆的心血管事件住院率远低于索他洛尔,这主要归结于决奈达隆的ATAs相关心血管疾病住院率更低。此外,与索他洛尔相比,应用决奈达隆治疗的患者在消融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因其致心律失常性复合终点发生率更低,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的差异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决奈达隆或是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比索他洛尔更有效、更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讨论

本研究为首例证实了除胺碘酮以外房颤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也是首个对比决奈达隆和索他洛尔临床获益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管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接受决奈达隆和索他洛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中存在几个主要差异:首先,与索他洛尔组相比,决奈达隆组的心血管事件住院风险较低,包括ATAs相关心血管事件住院风险;其次,决奈达隆组的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较低,导管消融术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更低;最后,在随访1年期间,决奈达隆组的二次消融发生率也低于索他洛尔组。

从有效性方面来看,决奈达隆组的临床获益更高主要归咎于ATAs相关心血管事件住院风险更低,而心梗、心衰、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住院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这一点与另一项评估决奈达隆预防老年患者发生房颤/房扑临床获益的随机对照研究,ATHENA的研究结果相似,但决奈达隆组的二次消融发生率更低这一点与其临床研究结果不同,因此这一研究结果可能归因于其它因素。

从安全性方面来看,索他洛尔组的致心律失常复合终点风险高于决奈达隆组,主要是由于索他洛尔组患者的心动过缓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发生率更高,这一点或与索他洛尔可导致心动过缓相关。此外,在随访3个月时索他洛尔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略高于决奈达隆组,这说明导管消融后应用索他洛尔的患者出现需要停药的QT间期延长或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更高。考虑到这一点,若临床术者选择索他洛尔作为导管消融术后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则必须考虑到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风险性。值得注意的是,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短时间内心率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这或许会一定程度上削弱索他洛尔的心动过缓效应;但一旦这种变化消失,索他洛尔引起的心动过缓或更为显著,甚至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因此,导管消融术后应用索他洛尔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的随访以尽早发现心动过缓并采取相应措施。

该研究也存在部分局限性,由于无法通过数据库得到患者房颤的分型、持续时间、进展情况以及导管消融的手术策略,因此可能对倾向评分匹配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此外,虽然ATAs相关心血管事件住院率能间接说明导管消融术后服用AADs的临床获益,但长期持续的心率监测能更直接有效地反映效果,而这一点难以在真实世界中达到。总而言之,由于导管消融的策略、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持续AADs应用和长期心率监测都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需要更多临床研究对决奈达隆和索他洛尔临床获益行进一步探索。

Clinic門诊新视野|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英雄联盟剑姬什么时候改版的 英雄联盟剑姬什么时候改版的
【游戏行业科普 · 三】国内有哪些游戏公司、哪个城市发展较好
最新群英会香烟价格表图